INEW動態 2024-11-21 16:20:00
近年來,湖北高度重視新型研發機構的建設與發展,將其與國家實驗室、湖北實驗室、大科學裝置以及國家級創新平臺緊密結合,作為全省戰略科技力量矩陣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此背景下,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已匯聚5位國內外院士為代表的科技領軍人才超過100人,累計申請專利超過120項,累計孵化科技企業超過200家。逐步形成了“面向一個主攻方向,一名首席科學家負責制,打造一支高水平研發團隊,帶動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聯合創新,推動一個產業集群協同創新發展”這“五個一”為特征的創新聯合體。
作為連接科技與產業的橋梁,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將開展“院長調研季”系列活動,旨在深化頂層設計,推動產業鏈成員單位的緊密合作。通過整合資源、共享優勢,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成果,形成合力,推動產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三站,我們來到了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
11月13日,黨建引領促融合、科創賦能添動力,武漢新能源研究院全體黨員在黨支部書記楊凱帶領下走進武漢經開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實地調研中試基地,聯合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黨支部組織召開主題黨日活動,活動由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黨支部書記李江華主持。
活動分為兩個重要環節:實地調研與學習交流。在實地調研中,兩院全體黨員走進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的展廳和中試基地,親身考察了各中試項目的產線運行情況。調研過程中,黨員們對院內功能多樣的技術平臺表示肯定。
學習交流會上,武漢新能源研究院黨支部書記楊凱首先帶領大家深入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他強調,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五次考察湖北,對湖北的發展給予了重要指導,這次來,不僅看科研機構,也看將科研機構、高校、企業、創新資本等匯聚在一起的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黨員們要全面理解和把握總書記講話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確保學習成果能夠切實轉化為工作動力,做到“學”與“做”的有機結合。
緊接著,李江華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論述為切入點,強調了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迫切需求。他詳細介紹了未來院的發展戰略、成果經驗及與武漢經開區共同促進產業發展具體措施,分享了管理模式、平臺建設及工作成效等方面的經驗。
最后,與會黨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積極探討新型研發機構的發展方向及面臨的問題。大家一致認為,未來要在技術創新與產業融合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本次活動增強了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更為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活動在熱烈的討論中圓滿結束,大家紛紛表示,今后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科技創新與黨建工作中,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未來技術創新研究院
由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辦,委托華中科技大學運營管理的新型研發機構。以“引領、轉化、服務”為理念,圍繞武漢市“965”現代產業體系和武漢經開區現代產業體系,布局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點方向,聚焦概念驗證和中試熟化,以“中試熟化+孵化加速+產業培育”為核心任務,探索中試熟化模式,助力科技成果轉化跨越“死亡之谷”,構建了“技術研發-概念驗證-中試熟化-轉化孵化-產業落地”的全鏈條成果轉化服務體系,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未來院擁有3萬平米的中試車間和近6千平米的孵化空間,以打造全國具有影響力和示范性的中試基地為愿景,通過概念驗證中心建設,遴選落地一批優質中試項目,構筑中試平臺集群,形成以中試熟化為核心的專業化、精準化服務體系,打造集概念驗證、科技研發、中試熟化、項目孵化等多種業態為一體的中試基地。同時,研究院牽頭組建“武漢市成果轉化中試平臺聯盟”,并獲選擔任聯盟理事長單位,積極整合武漢市中試平臺資源,服務產業發展,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武漢市建設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和武漢經開區創新發展貢獻力量。